为期七天的大连之旅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,个个片段犹如点点繁星,装饰着我记忆的天空 。
(一)魅力极地馆
初到大连就遇到阴雨天气,不过这并不能影响我们亲近大连的好心情,正好用这段时间畅游极地馆。极地馆坐落于大连风景秀丽的老虎滩景区内,主要展示南北极的海洋动物。一进观赏区,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里的形象代言者:白鲸。它是来自北极圈的珍稀海洋哺乳动物,有"海洋中的金丝雀"的美誉,全世界仅存不足万只,属大型鲸类的一种。由于生活在冰雪覆盖的北极,所以洁白无瑕的肤色成为它的天然保护色。白鲸一般寿命至少有25年,长则可达50年以上。眼前的这只白鲸体长四米左右,它庞大的身躯,通体为奶白色,就像用美玉雕成的一样。它的前额宽阔圆润,上下两唇饱满丰厚,眼睛炯炯有神,在水中悠闲地游动,就像优雅的王子正在闲庭信步,当时真有种惊艳的感觉。
继续向前走,可爱的海獭、魁梧的北极熊进入我们的视线,它们与我的距离是如此之近,可以说是触手可及。这里的珍惜动物太多了,连号称水中大熊猫的中华鲟都只能被安排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。来到大连我最想看的就是企鹅,企鹅是地球上数一数二可爱的动物,和鸵鸟一样,企鹅是一群不会飞的鸟类,虽然现在的企鹅不能飞,但科学家研究发现最早的企鹅是能够飞的,只是随着进化,它们的翅膀慢慢演化成能够下水游泳的鳍肢,成为目前我们所看到的企鹅。 在极地馆中最受人瞩目的就是这群背部黑色,腹部白色的优雅绅士了。在模拟的极地环境中企鹅家族的成员们或在水中嬉戏,或在岸上歇息,可爱的样子吸引着众人流连忘返。海兽馆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种类繁多、形象各异的海兽,而是我和海象的默契。海象,顾名思义,即海中的大象,它身体庞大,皮厚而多皱,有稀疏坚硬的体毛,眼小,长着两枚长长的牙。与陆地上肥头大耳、长长的鼻子、四肢粗壮的大象不同的是,它的四肢因适应水中生活已退化,不能像大象那样步行于陆上,仅靠后鳍脚朝前弯曲,以及獠牙刺入冰中的共同作用,才能在冰上匍匐前进。海象主要生活于北极海域,也可称得上北极特产动物。
海兽馆里有七八只海象,他们在巨石上或站或卧,不时发出“啊(二声)、啊、啊!”的叫声。我童心大发,也扯起脖子“啊、啊!”地叫了起来,没想到我刚叫完,就有海象回应,我们遥相呼应,引得游人都驻足观望,我告诉他们,我在向海象问好,海象在向我们大家致意。如果人类都能尊重动物,我们的世界会是更加美好的大家园。
(二)畅游金石滩
两天的响晴后终于可以下海了,金石滩是大连洗海澡首选之地。金石滩三面环海,呈元宝状,东部半岛八公里的海岸线上,浓缩了距今六亿至三亿年间的地质奇观,形成了百余处海蚀岸、海蚀洞、海蚀柱等景观。这里礁石林立,形状怪异,海光山色,是一处大自然鬼斧神工雕塑的神奇世界,素有“神力雕塑公园”、“大连后花园”和“地质博物馆”的美誉,是融清静、幽雅于一体的国际性花园式旅游度假胜地。
乘坐轻轨到达目的地已近中午,我们迫不及待地换上泳衣奔向海滩。六年前在北戴河阔别大海后,再次和大海亲密接触,心情只有一个字“爽”!和六年前不同的是,现在的我已经是有几年泳龄的游泳好手,到大海里游泳是我来大连的一大愿望。所以虽然海水没有我想象中的蔚蓝,甚至有些浑浊,但是并未打消我投入大海怀抱的热情。我试探着走进海水,凉意阵阵袭来,当我逐渐适应了之后就戴上泳镜,把头探入水中,眼中的景象和泳池里可完全不同,泳池底是整齐的瓷砖,阳光透过水面射入水底,水光潋滟,那是最令我陶醉的景象。可现在,灰暗的一片,什么也看不清。我鼓起勇气,拿出最标准的蛙泳姿势挥臂蹬腿,当头伸出水面换气的时候,咸涩的海水渗入口感觉真难受,自认为勇敢无畏的我只游了两下,就缴械投降了。
吸取了刚才的教训,这次我套好泳圈再行动,身体在海中畅游,头在海面上自由呼吸,感觉自己就像一条幸福的小鱼。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特别能喝水,鱼儿离不开水,所以我常说自己前世一定是条鱼。现在鱼儿全身心融入大海,惬意酣畅。 金石滩之旅给我留下了一惊一喜:一惊是我正在沙滩上日光浴时,忽闻海面上传来呼救声,大家举目四望,并未见异样,都断定是有人恶作剧。可呼救声不断传来,原来是一位不会游泳的女士戴着泳圈被海水冲离了海边,四望无人又回不了岸便心慌意乱开始呼救。我站起身打算去帮忙,这是已经有两位离岸边近的男士下水了,我见并无危险就又坐下。这时一幕有趣的景象逗得大家哈哈大笑,只见一个离岸边很远的青年男子疾奔过去,猛扑入海中,奋力向女子游去。现在想过来他一定是那位女士的男朋友,没有担负好保护的责任,一定诚惶诚恐。可有那么多陌生人的关心帮助,使他们有惊无险,他们也该欣慰。一喜是在海中畅游的我感到手边有一滑滑的东西,就捧了起来,到岸上一看竟然是一个水母。我们把它装到一个盒子里观察,它的形状好像一顶圆伞,浑身透明,在静止的海水中它轻轻抖动,好像在向我们传递海洋深处的信息,又好像在请求我们放它回去。观察了一会,我们就把这位大海的使者重新送回了大海。
(三)历险冰峪沟
从大连市区乘坐汽车,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,就到了我的梦中仙境冰峪沟。冰峪沟是八十年代初才被发现的,当时几乎与世隔绝。八十年代末,政府对这个占地170平方公里的地方进行旅游开发,形成了冰峪沟旅游度假区。刚参加工作时就听同校的赵力老师说冰峪沟是个美丽的地方,终于到了冰峪沟才知道这种美是不能用语言形容的。这里既有北方山岭粗犷豪放的气势,又有南国峰峦玲珑秀美的风姿。我们先乘船游云水渡,云水渡是由英纳河缓聚而成的湖,由于冰峪沟的东南面近海,海水形成的雾气经常大团地涌进谷口,使这里云雾笼罩,而英纳河从西北流来,在这里形成了一个美丽的大湖,云水渡是取云水共渡之意。坐在船中,赏水品山,这里无山不美,无水不美,大自然的美景妙韵仿佛全浓缩在这里,真是名副其实的“人在画中游”。踏石过溪,我们步入林间小径,小径的尽头是一索道,而想继续行程或原路返回,或乘索道直接去。就算我们有心情有体力原路返回,也没有充足的时间了,既来之则安之,索性过把瘾,挑战一下自我。过索道前,工作人员再三强调注意事项,我们都一一牢记。当轮到自己过时心中还真有些害怕,可这种害怕马上被兴奋取代,飞翔的感觉真好!
行程过半已经下午两点多,午餐除了自带的面包饮料,还在山上吃了烤玉米,烤鱿鱼,鱿鱼不但个头大而且新鲜美味。我们在烧烤点探问下山路程和时间,小贩告诉我们十几分钟而已,算算时间该下山了,哪知道他说的十几分钟竟是坐车的时间。 下山途中开始不断有旅游车问我们是否需要服务,都被我们一一拒绝了。我们继续前行,哪知道走了半个多小时仍见山路绵延,山雨也不期而至,而这时再不见有提供服务的旅游车了。我们一行七人,妹妹和她六周岁的儿子,我和女儿,姐姐一家三口。姐夫是当然的主力,他不时帮妹妹背会孩子。我身上背的包最多,虽然很累,但仍不断给大家鼓气。雨中的冰峪沟呈现出另一种美,可这时大家已经无暇顾及,路边就是悬崖,山路平坦但很滑,姐姐不断提醒大家注意安全。一个多小时过去了,雨下下停停,而我们还行进在山路上。这时我看出大家都很劳累,都有些步履蹒跚了,可尽头在哪里?何时才能走出去?我的心里很着急,可面对三个孩子,我不能把焦虑写在脸上。我开始大声唱歌:“这里的山路十八弯,这里水路九连环,这里的山歌排对排,这里的山歌串对串!”女儿和外甥女在我的感染下也开始和我一起吼歌,《月亮之上》、《天路》、《学习雷锋好榜样》、《团结就是力量》……歌声回荡在山间,振作了我们的士气。两个多小时后,我们来到了一个隧道前,隧道里黑洞洞的,我忙在前边用歌声为大家引路。还好隧道不到百米,最让我们欣喜若狂的是,出了隧道就看见了不远处的停车场,我们终于走出了大山。
在山门前我们遇到了一个工作人员,他说我们足足走了五公里多,直夸我们了不起。要知道我们在山里转了大半天,这五公里多是在雨中马不停蹄走过来的。这段经历,相信不只对我,更对几个孩子是一种历练。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?
一周时间的大连之旅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,不只有美味的大闸蟹,鲜得不能再鲜的海胆;还有海之韵公园奇妙的怪坡,星海广场高大的华表;更有旅顺口的炮台,日俄的监狱。我们游古迹时知屈辱的过去,历史刻骨铭心;我们赏美景时看辉煌的今朝,明天前程锦绣! |